张亚伟书记在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全文)

发布者: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04-06    浏览次数:538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科学发展 
为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
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tyc1286太阳成集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9年11月6日)
 亚 伟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tyc1286太阳成集团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tyc1286太阳成集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校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为把太阳成集团建设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围绕这一主题,大会将全面总结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分析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路径,动员和带领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不断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
一、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六年,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六年,也是艰苦奋斗、扎实工作、阔步前进的六年。六年来,我们逐步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抓住难得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办学层次不断突破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把提高办学层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全校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到78个。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4个学科获得教授评审权,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层次。
    (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升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升,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各个专业生源充足,5个专业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在全部9类项目中,获得全国教学名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8类,类别数和项目数在全省名列前茅。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明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37项,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30%左右,年底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700余项,在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连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三)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新增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10个。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逐步显现。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9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68篇,被SCI、EI收录1105篇,收录数量逐年提高,引用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有机药物、新能源材料、再生生物学和小麦生理生态等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报质量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版跻身CSSCI来源期刊,成为学界名刊,自然科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
    规范人才引进、聘任、培养和流动机制,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梯队建设,新增双聘院士、中原学者、省级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6人。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绩效管理的转变,导向和激励作用初见成效。规范职称评审办法,形成良性的人才评价机制。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1%,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占70%。
    (五)办学空间迅速拓展
    投入6亿多元用于校区改造和建设,东校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9个学院顺利入驻,学校占地面积从80万平方米扩大到128万平方米。新联学院遗留问题妥善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成功申报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成立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对外合作办学进展顺利,国际交流学生逐年增多。学校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本科生2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历学生8000余人。
    (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新增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校建筑总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从0.8亿元增加到2亿元。校园数字化信息平台和文献资源“一站式”检索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一卡通工程已见成效。图书馆藏书223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建设中外文网络在线数据库23个。进一步改善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认真做好校园热力改造工程,完成第二家属区建设。
    (七)管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资源意识、信息意识、改革创新意识、质量效益意识和机遇意识显著增强。以“规范、科学、和谐、高效”为目标,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管理服务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修订“三大考核办法”,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管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不断增强。
    (八)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明显
    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炼和宣传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学校蝉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学校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团学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九)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团结协作、高效有序的领导体制。贯彻落实“大组织”理念,坚持“岗位符合度、群众满意度、班子认可度”标准,不断创新干部选任方式,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进一步提升,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认真开展党建评估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学校在省管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名列第二,被评为“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校上下同舟共济、锐意进取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中共tyc1286太阳成集团第十届委员会,向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向学校的各位老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六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五点经验和体会: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统领。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统筹协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科学发展的前提。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在创新进取中破解难题,在加快发展中捕捉机遇,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科学发展的关键。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必须把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作为科学发展的助推。要通过体制探索、机制创新和规范管理,整合优化人力、财力和物力,实现资源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最佳组合,发挥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助推学校科学发展。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证。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依然是需要下大力气破解的瓶颈问题;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展望未来,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必须倍加努力。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发展,找准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路径,不断谱写学校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太阳成集团加速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赋予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家正在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河南省也正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这些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在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大背景下,走出一条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又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课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诉求空前迫切,而太阳成集团仍然存在着办学资源紧张、办学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存在着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和因素。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迎接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努力做到办学上特色、招生上规模、学科上层次、教学科研上质量、管理服务上水平,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加快综合化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面完成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3年建校10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学校要实施以下五大发展战略:
    ――质量立校战略。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着力构建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升教学保障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引领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梯次发展,进一步凝炼特色研究方向,提高学科建设层次和创新水平,引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健全引得进、稳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工作机制,积极引进和培养德才兼备、素质一流的学术领军人才,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形成创新合力,强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平台支撑战略。科学配置、有效整合资源,积极构建各级各类科研平台、教育教学平台、实验平台、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机制、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提升内涵、夯实基础,切实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提升战略。进一步挖掘、梳理和凝炼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引导师生对学校产生强烈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不断增强学校科学发展的综合实力。
    围绕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今后五年学校的重点工作是:
    (一)立足于建设综合性大学,着力在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上下功夫
    综合性大学具有多科性、基础性、均衡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建设综合性大学,必须围绕这些特征,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一是增加本科专业数量。认真落实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为根本,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切实做好专业调整和发展工作。到2015年,力争使太阳成集团专业总数达到70个以上,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学科专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是强化学科协调发展。推动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优势学科与发展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协调发展。继续发挥理科研究优势,加大对文科和影响力提升较快的新兴学科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应用学科的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学位点培育和建设工作,实现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突破,扩大各类学位点数量。到2015年,学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4个以上,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20个以上,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15个左右,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达到100个以上。
    三是促进学科融合渗透。把握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认真做好学科融合规划,优化专业布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努力推动相关学科和专业进一步融合,促进不同学科共同发展,形成相对完整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链、学科群。
    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建设、梯次发展的工作思路,尽快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有突破,省、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上层次、成规模,努力构建国家、省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以部分省、校级重点学科为试点,建立长效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科研生长点。完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改革建设经费资助方式,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强化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二)立足于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着力在彰显办学特色上下功夫
    在太阳成集团走向综合性大学过程中,必须适应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发展趋势,着力在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上下功夫。
    一是加快教师教育平台建设。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以教师教育改革为契机,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组建符合太阳成集团校情的、虚实结合的教师教育学院,大力拓展教师教育发展空间。科学制定培养方案,规范设置课程体系,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积极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着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尽快完成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
    二是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的发展趋势,着力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层次,促进学科专业教育与提高学生从教能力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积极推行“3+1”培养模式,淡化专业界限,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试行“4+2”本硕连读模式,选拔优秀学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是健全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围绕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健全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依托教育技术专业,建立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教师教育人才教学技能培养。以太阳成集团为中心,联合全省100所示范性高中,建立“1+100”实习、研究、服务协作共同体,开展与中学的全面、深度合作,引领和推动河南基础教育发展。成立教师教育培训中心,探索多种办学形式, 全面争取和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切实把太阳成集团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有明显特色、河南一流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基地。
    (三)立足于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着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上下功夫
    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助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客观需要。
    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修订和实施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构建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进一步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创新,构建相对独立、科学合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力争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3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10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规划教材15部,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突破。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使在校本科生达到30000人以上,研究生3000人,国际交流学生1000人,继续教育学生和非学历培训人员15000人,新联学院学生12000人。
    二是提升科研水平。以省、校特聘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和建设,增加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数量,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突破。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突破,使国家级科研机构达到3-4个、省(部)级达到20个左右。加大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力度,承担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0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150项以上,努力实现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提高科研论文质量,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在SCI、EI、CSSCI源期刊发表论文3000篇左右,收录数量逐年增加,引用率不断提高。
    三是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调整人才工作政策,优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力争学校双聘院士达到10人,省特聘教授上岗数达到12人,校特聘教授上岗数达到60人,使学校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状况明显改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专任教师达到18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均达到45%左右。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分级管理,确保各类人才合理有效使用。
    (四)立足于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大学,着力在增强学校软实力上下功夫
    大学的影响力主要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等来体现。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大学,同样要在塑造学校精神、强化管理服务、发挥学校优势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学校软实力。
    一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落实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实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建设工程,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凝炼提升既反映师大深厚底蕴,又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等时代特征的“师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约束、品质优化功能,用先进的文化塑造人、鼓舞人、激励人,展现师大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是强化管理服务,助推学校的跨越发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从身份管理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实施科学的资源配置办法和绩效评估办法,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构建高度信息化的创新型管理服务平台。探索更加科学优化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对后勤工作的契约化管理,加大后勤服务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三是注重发挥优势,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策划开展具有师大特色、体现学校实力的亮点工作,打造若干高水平、有影响的学校品牌。鼓励和组织师生参加各类高级别的竞赛活动和评奖活动,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实力、扩大影响。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空间,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做好学校发展的精神、理念、成果以及各项重大活动的宣传,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管方向、谋和谐、促发展”的总要求,为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发展的统领,切实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的事业上来。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处理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先进理念,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学院具体负责、重在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两级管理模式。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校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引领广大师生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和骨干力量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认真落实《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完善工作程序,明确职责权限,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坚持干部选任标准,拓宽干部选任视野,创新干部选任方式,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开展干部培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领导发展、开拓创新、化解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集体
    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继续做好学院教工党支部建在教研室(研究所)、机关党支部建在部(处、室)工作,扎实推进本科生党支部建在年级或班上工作,积极探索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方式,不断延伸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范围。以党建工作评估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重点做好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队伍。做好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促使党员把工作岗位变成干事创业的舞台、才干发挥的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学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做好“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校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学校民主。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畅通规范的信息交流和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和公认度。健全学校决定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务决策的方式。
    加强对统战、工会、共青团和离退休等工作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发展。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保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做好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外干部的选拔推荐工作。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加强教代会建设,发挥好工会组织代表群众利益、反映群众呼声、团结引导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关注民生,让广大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指导共青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贡献。
    同志们,美好的前景要靠我们共同的奋斗去实现。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们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也是我们今后五年必须强力推进的重要任务。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为加快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