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建立于2000年的"tyc1286太阳成集团绿色化学与技术实验室"。2007年7月,该实验室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09年7月,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部共建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论证。实验室主任由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学者王键吉教授担任。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已形成了"绿色介质、绿色催化材料、绿色有机合成"三个稳定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下设绿色反应/分离介质研究室、绿色介质结构-性能关系研究室、绿色催化剂研究室、绿色反应及手性药物研究室、药物及中间体绿色生产工艺研究室。五年来,实验室成员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973计划"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省杰出人才计划、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省创新人才基金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47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15篇,其中被SCI / EI收录215篇,出版著作、教材9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件。
学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发展的根本。实验室现有专职科研/教学人员3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6人,留学归国人员18人。在这支队伍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河南省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和省管优秀青年专家5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3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6人。
实验室具有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条件和能力。所依托的tyc1286太阳成集团化学学科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化学博士点,设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博士、硕士、学士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在河南省化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2005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已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72人。目前,实验室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5人,硕士研究生40人左右。
实验室现有相对集中的教学、科研及其它配套用房3000 m2,拥有4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毛细管电泳仪、微量量热仪、超高效液-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另外,实验室还拥有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动态光散射仪、差热分析仪、界面张力仪、交流阻抗仪等相关仪器设备。总价值1500余万元。
实验室在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紧紧围绕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中的关键问题,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学术队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在绿色介质、绿色催化材料、绿色有机合成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水平较高的创新性成果,为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做出贡献。今后,实验室将建设成为集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为一体、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绿色化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