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1286太阳成集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时间:2024-05-27   浏览次数:1383


直线 2


tyc1286太阳成集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tyc1286太阳成集团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规划,立足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对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主要阐明学校的战略意图、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是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大学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也是太阳成集团完成百年办学历程、向第二个百年辉煌征程迈进的五年。这五年,太阳成集团的主要任务是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推进内涵发展,全力冲刺“双一流”,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学校进入百年老校行列,办学底蕴更加厚重,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布局基本完成

 “十三五”时期是太阳成集团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布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奋斗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百年老校的厚重底蕴和强韧实力。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师生员工“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干事创业活力充分激发。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成功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大学排名稳居全省高校第三、地方师范大学前列。学科建设稳步推进,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分获全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第一名,4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学科。学位点建设成绩斐然,新增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一流精品课程2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库案例7个,学生获各级各类奖励4000余项。科研创新成果丰硕,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51项、授权专利958项、科研经费近4亿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人瞩目,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杰青优青等13人,新聘省特聘教授10人。国际交流与合作捷报频传,获批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与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完成全校规章制度“废改立”、职能厘清和简政放权等专项工作,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三位一体”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启用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民生保障明显改善,东区综合教学楼和综合实训楼投入使用,学生公寓全部装配空调、洗衣机和饮水机,校医院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

各项事业的强力推进,特别是学位点建设的全面铺开,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站位新时代,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开启新征程,我们砥砺奋进、斗志昂扬

第二节  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着眼新格局,学校发展迈上崭新起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人才和科技竞争更为激烈。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雏形渐显,教育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总量性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由关注数量到更加关注结构和质量,由关注人民群众“有学上”到更加关注“有好学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站位新起点,学校发展迎来宝贵机遇。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重启、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和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的加速推进,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新契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及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太阳成集团教师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新动力。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和我省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发展机遇,对学校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深入推进原创性科学研究、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推动新发展,学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学科领军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培养创新不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整体不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亟需增强,办学空间相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治理体系仍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尚未突破,能够撬动一流学科的标志性成果尚未产出,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任重道远。作为全省教师教育的领军高校,做特做优做强教师教育,辐射引领全省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力亟需增强,等等。

综合来看,太阳成集团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内涵提升的关键期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高位谋划建设高水平大学应有的新举措,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必需的新动能。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机遇意识,立足发展实际,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做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探索出一条符合师大实际的“华山一条道”,坚持“跳出师大办师大,跳出教育办教育”,瞄准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人物,走交叉融合、重点突破之路,全力开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和“四个服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校之重者”和“民之盼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支撑,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彰显发展优势和发展特色,为把太阳成集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努力在实现我省“两个确保”奋斗目标、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征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节  遵循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着力引导师生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师生员工为本坚决贯彻“以师生员工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教职员工发展提高和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坚持彰显办学特色牢固树立换道领跑和特色发展意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入挖掘和充分彰显特色,力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占得先机。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推进开放办学,开阔办学视野,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质量。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校内外政策和优势资源,做到全校一盘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实现学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强化真抓实干强化“抓落实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观念,抓住发展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务求实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章 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

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学校“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战略导向

  ——党建引领战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党建高质量引领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

 ——人才强校战略织密立体化引才网络,健全多元化育才机制,拓展精细化用才路径,营造亲情化留才氛围,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英才锻造战略。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过程优化为抓手,以分类培养为路径,培养造就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教融合战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融合,统筹校内校外优势资源,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强化学科综合实力,全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

 ——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港建设为抓手、对接中原科技城建设和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制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文化凝聚战略。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师生员工,凝聚发展合力,引领社会风尚。

 ——开放带动战略。优化开放制度供给,实施内外联动,深入推进与境内外名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优势再造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再造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效能提升战略。坚持对事业发展、对师生成长高度负责,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全面优化工作流程,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升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民生共享战略。坚决贯彻“师生员工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教职员工发展提高和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师生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节  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根据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实现第二步战略构想:到2035年,“双一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教师教育特色充分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全面增强,对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学校综合实力稳定在全国高校100位以内、师范大学前10位,初步建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十四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过硬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率和升学率稳中有升。新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各类质量工程项目30项,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5.2万人。

 ——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引培并举、量质并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新增领军人才10人、卓越人才10人、杰出人才20人、平原学者100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人、高级职称教师500人。

 ——学科建设成效更加凸显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再上新台阶。1个学科具备世界一流学科实力,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新增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科学研究水平更加强劲坚持战略导向和前沿导向,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突破,获得国家级项目650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00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600篇,科研经费总额达到8亿元。

 ——社会服务能力更加全面锚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研究优势,立足新乡,服务河南,辐射中原,新增省级以上智库5个,被省部级以上政府机构采纳咨询报告5项,获得横向科研经费3亿元。

 ——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扎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蝉联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全面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

 ——国际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建立健全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1个,新增高水平境外合作大学40个,外派教师访学等300人、研究生留学80人,师生对外交流数量和留学生规模大幅提升。

 ——内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坚持依法治校,以贯彻落实学校章程为统领,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和科学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切实做强二级学院,大力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表  tyc1286太阳成集团“十四五”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类别

指标

十三五”

完成

十四五”

目标

指标性质

人才培养

本科生*

32300

42000

预期性

硕士生*

5323

9000

预期性

博士生*

330

1000

预期性

继续教育学生*

24225

25000

预期性

学生省级以上获奖数

3690

5000

约束性

四六级

通过率

四级通过率(%

70.95

81

约束性

六级通过率(%

32.47

42

约束性

升学率

本科生考研录取率(%

29.08

40

约束性

学术硕士考博录取率(%

9.38

20

约束性

毕业生去向

落实率

本科生%

91.77

93

约束性

硕士%

95.31

96

约束性

教学研究

质量提升

国家教改项目

0

2

约束性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3

3

约束性

国家教学名师

0

2

约束性

国家级规划教材

--

8

预期性

国家级教材奖数

--

1

约束性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

7

10

约束性

双语”课程数(校内)

--

30

约束性

国家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4

5

约束性

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案例数

7

8

约束性

人才队伍

高级职称人数

332

500

预期性

博士学位人数

365

800

约束性

领军人才

8

10

约束性

卓越人才

3

10

约束性

杰出人才数

14

20

约束性

省特聘教授

10

20

预期性

平原学者数

19

100

约束性

博士后进站人数

133

200

约束性

学科专业 学位点

ESI全球1%学科*

3

6

约束性

全日制本科专业*

85

90

约束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3

17

约束性

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专业数

0

3

约束性

一级博士点(专业学位类别)数

9

5

约束性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国家级科研平台数

0

1-2

约束性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智库)数

0

1

预期性

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

1

2

预期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302

500

约束性

其中:重大重点项目

15

40

约束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127

150

约束性

其中:重大重点项目

7

10

约束性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1

2

约束性

SCI论文

3076

4500

约束性

其中:SCI 区论文数

488

700

约束性

SCI 区论文数

1032

1500

约束性

CSSCI论文数

819

1000

约束性

其中:顶尖期刊论文数

148

200

约束性

SSCI论文数

--

100

约束性

授权发明专利

958

1000

约束性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万元)

32187.5

50000

约束性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万元)

5650.1

30000

约束性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万元)

230

5000

预期性

省厅级品牌(培育)智库数

--

5

约束性

省部级以上政府机构采纳的咨询报告数

--

5

约束性

非学历教育培训(万人)

--

8

预期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

境外交流与合作大学

26

40

约束性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0

1

约束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

4

2

约束性

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

2

1

预期性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数

1

2

约束性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0

1

预期性

师生境外学习交流人数

447

800

约束性

公派研究生留学人数

--

80

预期性

公派教师出国访学等人数

--

300

预期性

在校留学生人数

23

100

约束性

办学条件

建筑面积(平方米*

97.5

148

预期性

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

50.3

78

预期性

图书(万册)*

298.7

350

约束性

电子图书(万册)*

805.6

850

约束性

累计各项收入(亿元)

67

90

约束性

社会捐赠收入(万元)

5100

20000

约束性

注:“*”指标包含了特定期间及其之前的累计数,未标记的指标是指特定期间的新增数。“--”表示“十三五”期间该类指标未统计。

第二篇  全面落实“十四五”事业发展重点任务

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学校的改革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聚焦重点、抓纲带目,才能纲举目张、全面发展。

第四章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彰显鲜明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第一节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依据,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相结合,构建规模适中、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衔接。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求,以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为抓手,强化交叉融合,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兴专业。对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需求,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着力从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基础实验室、质量工程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对接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需求,健全专业发展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对办学条件不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过低的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发展和良性循环。

第二节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对照一流本科教育要求,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对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深入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强化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突出实践、强化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差异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有机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积极申请和着力打造更多质量工程类项目,加快推进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本科专业三级认证,切实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建设新型教学服务平台,发展“互联网+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教育新形态,争创智慧教育示范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重塑通识教育,强化公共艺术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语言文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第三节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深化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制改革,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以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试点,着力探索本硕连读和直博招生方式。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支持基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在线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完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完善专业硕士培养“双导师制”,建立多元化的导师体系和常态化的导师培训制度,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提高导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落实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健全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第四节  强化协同育人工作

加强与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全流程、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课内课外互动的协同育人格局。打造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推动课堂教学、网络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建好创新创业学院,融合日常教学、创业课程学习、创新项目训练、创业平台打造和创业产品孵化等,开展全员参与的创新训练,推动兴趣和需求驱动的创客实践,实施普及性创业教育与训练特定人群的创业实践,建成分层“全链条”式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争创高级别创新创业平台。统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和师资,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世界、提高认知。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

专栏1  人才培养

1.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参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2.实施书院制试点改革。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增加共享空间和社区配套交流场所,配备育人导师、学业导师、实践导师、生活导师、校外导师、朋辈导师,构建开放交叉的育人体系、学科体系和治理体系,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3.实施弹性学分制改革。逐步推开弹性学分制改革,充分体现学习时间的伸缩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构建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立交桥”,满足学生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4.实施“智慧教学三年行动计划”。以《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制定专门工作规划,推动以智慧教学为重心的育人模式创新性探索,着力构建智慧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新生态,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形态和情景化、多元化、协同化新业态。

5.实施就业升学“双提升”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力争本科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升学率分别达到93%40%,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和考博率分别达到96%20%

6.实施大学生国家奖项倍增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把获奖情况作为考核奖励相关单位和指导教师的重要内容,力争每年获各级各类奖项超过1000项。

7.实施研究生分层分类培养模式。博士研究生以提升创新能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提升科研创新综合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科教融合为基本路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适应专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产教融合为基本路径。

8.实施“青葱”创业燎原计划。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造提供充分的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和创业辅助,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创造,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9.实施继续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切实增强继续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远程现场、虚拟现实等多场景学习,提升继续教育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撑度。

第五章 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必须坚守的底色。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时刻牢记师范大学的初心使命,把办好教师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大力弘扬教师教育优秀历史传统,彰显学校教师教育鲜明特色。

第一节  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加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推动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支持“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设。加强教师教育研究,构建根植于中原大地、对全省教育实践具有充分解释力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好师范专业认证、整改和提升工作,力争将所有师范专业打造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豫派名师”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手段,开发交互性、情境化、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公益性教师教育在线学习中心,精选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优秀案例,建立短小实用的微视频和结构化、能够进行深度分析的课例库。

第二节  创新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与书院制改革紧密结合,做实做大做强教师教育学院,全面统筹和整体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积极申请和打造国家级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与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相关研究,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一体化、本硕博培养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带动全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设立面试考核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从教潜质,精准选拔“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攻读师范专业。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重点开展本科和教育硕士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卓越中学教师。积极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传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探索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模式,培养幼儿为本、擅长保教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第三节  塑造具有中原风格的教师教育文化

根植中原文化沃土,坚持兼容并蓄,吸纳古今中外先进教师教育文化元素,涵蕴和塑造具有中原风格的教师教育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以及师德养成贯穿在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深入挖掘师大近百年教师教育史,讲好教师教育故事、阐发教师教育精神、传播教师教育声音、展现教师教育风貌,厚植教师教育情怀。以豫派教育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校长为高位价值选择,大力涵蕴以追求卓越为理念的教师教育目标文化。坚定理想信仰,鼓励师范生立志终身从教,倡导以敬业奉献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使命文化。将师范元素融入到亭台楼阁、道路标识、园林设计等学校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在校园内建设或制作中外教育名家塑像和画像,重点突出学校百年办学历程中涌现的教育名家,营造浓厚的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第四节  辐射引领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中心建设,着力实施万名中小学青年校长筑基计划,全面引领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项目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平台,打造一流名师、名校长培养培训品牌,建设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高水平教师教育教学基地、培训基地和研究基地。积极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着力提升本部附属学校办学条件和发展内涵,切实把本部附属学校办成全省同类学校的标杆学校。统筹整合大学及本部附属学校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打造项目化、模块化、信息化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指导体系和管理服务治理体系,辐射引领河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栏2教师教育

1.实施“中华师道”传承行动。在师范生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通过经典诵读、课程设置、专题培训、基础教育调研、名师名校长访谈等多种形式,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践行师道理想。

2.实施“双导师”指导制度。充分发挥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中原名师流动工作站、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的作用,推动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指导。

3.深化“1+100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深化与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交流与合作,着力推进培养结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实践基地、职后培训、质量评价、管理机制等全流程协同育人。

4.实施教师教育师资优化计划配足配优符合卓越教师培养需要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在岗位聘用、绩效分配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教育博士生培养力度和教师教育师资国内访学支持力度,通过组织集中培训、校本教研、见习观摩等,提高教师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5.实施“未来名师”培养计划。加大对未来学院“未来名师班”的支持力度,安排省内外教育名家和全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原名师、河南省名师等担任学业导师,以名师传帮带“未来名师”,组织学员到附中及相关中学常态化跟岗实习,以实践促素质提升,培养造就更多“豫派教育家”苗子。

6.实施师范生基本技能提升计划。以国家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龙头,推进师范专业教学实验室、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室和师范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7.实施教师教育培训信息化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融合运用到教师培训中,推行异步、同步、同步与异步相混合的教师在线培训新模式。

第六章打造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对标高水平大学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提供强力支撑。

第一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切实把“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养全过程。强化教职员工立德树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治素养和心理素养等纳入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化人。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构建学校、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师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探索建立师德失范行为典型案例通报警示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第二节 壮大高端人才队伍

深入贯彻“校院联动、以院为主”的工作机制,坚持引培并举、量质并重,打造一支由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充分尊重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探索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继续扩大领军人才规模,增加卓越人才、杰出人才入选人数,助推引培更多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以“大师”为引领、以团队为依托、以绩效为导向的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组建一批以学科领军人才为首席专家、以学术带头人为重要支撑、以优秀青年教师为基础骨干,具有攻坚克难能力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实现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突破。


第三节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突出业绩贡献、创新能力、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博士入职人员业绩标准,加大具有海外经历的青年博士人才引进力度,汇聚教师队伍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提升职业能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围绕教师个人成长的轨迹链、专业发展的进阶链和技能提高的载体链,构建“入职教育—课堂教学准入—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竞赛打磨—骨干教师培养—教学名师培育”阶梯式教师发展体系,支持和保障青年教师挑大梁、当主角。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国际交流、国内访学和深造提升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开阔学术眼界和提升综合素质。

第四节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加强与改进人才联系服务工作,让优秀人才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完善各级各类荣誉评选授予制度,定期组织优秀人才评选表彰,编辑师大百位名师丛书,强化榜样引领,增强各类人才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着力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建立健全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聘期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贯彻落实重实绩、重贡献、重效益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薪酬相匹配,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专栏3  人才队伍建设

1.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和师德教育文化馆,挖掘师大百年师德师风宝贵资源财富,推介师大百年来师德师风典范,开展“庆师大百年 传育人情怀”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

2.健全完善人才特区制度。加大“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政策的落实力度,构建岗位刚性要求与灵活人才引进政策相结合的引人用人机制,赋予特殊领域和重点方向更多自主权。

3.推进师资队伍“厚基”工程。每年引进160名优秀青年博士,五年新增博士学位教师8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70%左右。

4.推进师资队伍“高原”工程。以评聘平原学者为抓手,扩大学校高端人才规模,五年新聘平原学者100人,新增高级职称500人,高级职称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8%

5.推进师资队伍“筑峰”工程。立足内部培育,注重外部软引进,五年新增领军人才10人、卓越人才10人、杰出人才20人。

6.推进师资队伍“亮彩”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新增20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0个名师工作室、30个青年骨干教师,争创30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选树10名教学名师。

7.推进“员额制”改革。规范编制外用人管理,调动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各类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

第七章 构筑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体系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促进学科平台开放合作,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完善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争创世界一流学科

坚持心怀“国之大者”的战略思维,把一流学科创建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紧密结合起来,瞄准世界一流,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坚持彰显“优势特色”的创建要求,把内涵提升、特色发展、质量水平作为一流学科创建的基本依据,突出学科建设的质量、服务和贡献。坚持锚定“关键指标”的创建重点,着力推动“两室一院一装置一高地”建设,全面提升化学、物理两个“双一流”创建学科的综合实力,尽早实现国家级科研奖励、标志性科研成果等关键指标的强力突破。坚持强化“特色发展”的创建路径,全面增强化学、物理学的建设特色,遴选和建设若干具有中原特色的“冷门”学科或全国稀少的交叉学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全力打造蜚声中外的特色学科。

第二节  优化学科发展体系

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为主体,深度融入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全面带动和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合作共建tyc1286太阳成集团电波研究院为先导,坚持资源整合、简政放权、以院办校和服务产业,深入推进学科学院优化工作。以2个省“双一流”创建学科为重点,加大4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一批学科建设小高峰。遴选若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省级重点学科,纳入校级特色骨干学科建设体系,加大支持力度,集聚优质资源,强化优势特色,形成学科建设大高原。对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学科发展框架,推进交叉学科(方向)成长,打造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三节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

建立健全学科、平台、方向、团队一体化支持体系,按照“重点发展、增量激励”原则,对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学科实施目标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在创新平台建设、重大人才团队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研究生指标分配、成员职称晋升、师生出国进修、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以创新和贡献为杠杆,按照分类指导、定期评估、动态管理的原则,逐步引入第三方评估,切实加强学科发展的绩效考核。建立预警退出机制,实现特色骨干学科动态调整,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效益。

第四节  促进学科平台融合

组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院,按学科群、课题组和研究中心等组织日常教学和科研,从根本上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平台之间的开放与合作,将各学科平台建设成为聚集、吸纳优秀人才进行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吸纳器”,加快学科整体建设、发展学科优势特色、培育学科新亮点的“点火器”,提升教学水平、推进科研成果、培养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以争创一流为目标,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大高层次学科平台培育和建设力度,力争国家级学科平台实现突破。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以学科平台为载体,汇聚高层次人才,建设高层次创新团队,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不断提升学科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和平台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瞄准相关部委主导的科研平台,争取更多建设资源,积极参与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建设,牵头太行实验室建设。

第五节  提升学位点建设内涵

积极培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力争获批更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先导,申报和建设更多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提升专业学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眼学科队伍、科研项目、高水平成果等关键指标,通过高水平师资团队、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效率资源配置,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促进各学位点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亮点。建立健全学位点建设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开展评估、限期整改、合理置换、优胜劣汰等方式,实现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学位点布局和结构。

专栏4  学科建设

1.实施“一流”学科突破计划。化学学科以河南省太行实验室、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与靶向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要载体,物理学科以电波研究院、半导体离子束大科学装置为重要载体,与相关方面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和行业企业关键性技术,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力争1个学科具备世界一流学科实力

2.实施学科水平强力提升计划。按照“科学定位、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强力提升”的思路,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力争8个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达到或超过B类水平。

3.实施ESI全球前1%学科激励计划。确保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等学科ESI全球排名稳中有升,加强物理学、数学、植物与动物学等学科建设,力争再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4.试点实施学部制改革。探索学部制改革,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建立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推进相近学科(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力争在2-3个交叉学科方向(领域)取得突破。

5.实施博士学位点扩充计划。用好用足相关政策,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学位点培育,力争全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达到16个左右。

6.实施学位点内涵提升计划着力从立德树人固本、学科建设培优、教育规模扩容、培养质量提升、导师能力拓展、专业学位提质、教育质量保障、对外合作深化、招考模式改革、管理队伍强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学位点内涵。

第八章  提升以创新为核心的科学研究水平

科研创新是大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聚焦国家战略和学术研究前沿,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蓄势与勃发相结合,承担大项目、开展大创新、产出大成果,全面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强化基础学科研究

服务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需要,重点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深入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培育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一流科研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重大成果。积极争取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培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鼓励自由探索,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提供条件。

第二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聚焦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整合优势研究力量,用好科学研究平台,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以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为抓手,强化科研创新的战略谋划,明晰科研创新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加大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培育力度,取得一批迭代性、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力争在国家级科研奖励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协同,联合建立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合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节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引领,遴选一批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前景良好的重点项目进行培育,推出学术精品,力争取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突破。以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为依托,实施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以高级别科研平台和智库为载体,凝聚队伍、凝练方向,实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计划,做好研究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推动与“双一流”高校开展各类合作,实现学术交流的高端化、精品化、前沿化。加强学报品牌建设,对标优秀学术期刊标准,优化栏目设置、加大选题策划和约稿力度,不断提高学报学术质量,持续提升学报影响力。

第四节 健全科研管理机制

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重视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完善与业绩和贡献相适应的科研激励机制,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新潜力有效释放、创新动力竞相迸发。健全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评聘、资源配置、考核激励等机制,打造集成化、综合化、交融化的新型科研组织,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集团作战”。加大对重大重点项目、高水平研发平台以及优秀团队的支持力度,强化项目、平台、团队建设的成效考核及结果运用,赋予科技创新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坚持量化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国内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不“以刊评文”,突出标志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性。

专栏5  科研创新

1.实施高水平成果攀升计划。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

2.实施重点实验室内涵提升计划。整合学校各类科研平台,丰富平台建设内涵。支持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与靶向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升级晋位,支持物理学科申报和创建河南省“光谱测量与光电器件实验室”,支持文科整合现有平台资源联合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组建一流创新团队,建设一流科研平台,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

4.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带动计划。支持河南省绿色水产养殖产业学院建设,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出一批高水平产学研合作成果,带动建设更多现代产业学院,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5.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遴选一批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前景良好的重点项目进行培育,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推出学术精品,力争取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人文社会科学)的突破。

6.深入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实施科研评价分类指导,基础研究重点考核科研成果,重视同行评价或国际评价;应用研究重点考核承担国家或横向大项目、获得专利技术及转让情况;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试点长周期考核,激励教师安心学术,产出高水平成果。

第九章增强以贡献为导向的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责任担当。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锚定“两个确保”,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着力开展问题对策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切实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库服务。

第一节 强化社会服务体系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觉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创新研究能力。健全“政产学研用”工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建立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健全科技创新成果共享机制和政策咨询服务机制,搭建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联结桥”,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有序流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打造集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放大熟化为一体的高能级平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收益分配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对应用型学科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在岗位绩效、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科技成果技术发明人或持有人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节 服务企业技术革新

聚焦“民之需者”,发挥学校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优势,产出一批与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生活保障密切相关的技术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聚焦“市之重者”,设立校地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基金,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电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育种、公共安全等领域,与新乡市相关行业企业对接,资助相关创新团队开展订单式研发、投放式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聚焦“省之要者”,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载体,组织科研骨干深入全省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与对接服务,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技术创新,解决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科研人才。聚焦“国之大者”,把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挖掘基础研究潜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支撑应用技术研究,努力为实现“从01”的突破奠定基础。

第三节 加快新型智库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培育和建设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高级别新型智库,努力构建定位明晰、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三级智库体系。依托现有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培育)智库,以开放创新、互联跨界、国际视野为引领,推进智库与党政部门、企业、媒体之间的深度协作,加强对重大课题的研究,产出一批富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建立健全成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聚焦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大任务,充分调动智库专家与专家团队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企事业单位管理咨询和委托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专栏6  社会服务

1.建立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中心和网上服务平台,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科技需求交流和科技成果发布,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设置校地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基金。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筹集资金共同设立校地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基金,每年遴选10个左右企业与学校相关科研创新团队对接,对获批的重大项目给予专项研发经费支持,力争取得一批重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3.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完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拓展社会服务渠道,扩大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收入分配比例,明确非职务科技成果收入全部归科研人员所有,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投入到社会服务中来,力争横向科研经费五年达到3亿元。

4.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价机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创建为统领,着力加强各级各类实验室内涵建设,认真开展实验室建设绩效分类评估,对建设成效不明显和社会服务成果不突出的实验室及时亮出红黄牌,必要时取消建制、收回场所、统筹资产。

5.实施品牌智库影响力提升计划以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院以及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保护研究中心为依托,围绕国家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积极承担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力争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5项以上。

第十章彰显百年办学底蕴的大学文化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扎实推进具有师大特质的大学文化建设,充分激发师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情怀和高远的文化追求。

第一节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夯实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根基,凝练强大精神力量。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抓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抓手,加强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的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宣传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讲清楚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文化动力和制度原因,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二节 熔铸学校精神特质

秉承“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将百年师大“精育良才 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与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凝练独特的师大精神文化,丰富师大文化体系,塑造师生员工共建、共享、共荣的文化共同体。以举办百年校庆为契机,深度挖掘历史档案和文化资源,扎实开展“口述师大”历史整理,全面总结百年辉煌办学历程,系统宣传办学历史上的重大节点和重要人物,增强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着力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传承弘扬“师范”办学传统,努力培养一大批卓越的社会主义教育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持续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建设,进一步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制度化、常态化,将创建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文明校园建设内涵,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标杆。

第三节  深化大学文化建设

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传承为主要内容,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文化精髓,打造和提升精神文化。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体现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打造和提升制度文化。以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风修养教育为主要内容,形成主动学习、科学探究、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术研究氛围,打造和提升学术文化。以增加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等楼宇内部装饰设计的文化含量为主要内容,建设高层次、高品位、精细化的文化校区,打造和提升环境文化。以形成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元、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校园活动,打造和提升行为文化。以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和形象标识产品推广为主要内容,将学校的文化、历史、景观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用品中,打造和提升形象文化。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尊重创造为主要内容,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打造和提升创新文化。以倡导“工匠”精神、增强职业素养、提升工作质量为主要内容,营造促进师生职业成长和学校事业提升的浓厚氛围,打造和提升质量文化

第四节 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加强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建设,开展文明实践创新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道德养成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员工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文明礼仪、保护环境和社会志愿服务,打造文化建设标杆。抓住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大赛、戏剧节等契机,支持各类文化团体、文化精品“走出去”,充分展现中原文化和师大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驻村结对帮扶、社区挂职、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等为载体,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下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辐射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参与中原思想文化、村落文化、节日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主动助力河南文化产业的提升与再造、文化人才的培养与推介,全力支撑全省文化高地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文化凝聚、人才支撑和创新引擎。

专栏7文化传承与创新

1.推进百年历史整理研究工程。系统整理学校百年发展史,依托校报、历史档案等原始资料,启动百年师大记忆的整理研究工作。通过走访老教师和校友,开展“口述师大”工作。编写和出版百年校史单行本。

2.推进大师形象谱系塑造工程。开展“在师大寻访大师”项目,通过搜寻整理师大历史上的大人物和“大先生”相关材料,以多种形式完成对学校历史上大师们个体形象的生动还原,形成大师形象谱系。

3.推进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工程。以普法工作为重点推进校园法治文化。以规范学校重大活动为依托,健全学校典仪制度文化。通过创作文学、摄影、绘画、书法精品等文艺原创作品传播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校园人文精神。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打造服务社会、关怀社会的大学文化。

4.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内涵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河南省志愿者培训基地和新乡志愿服务学院的作用,成立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系统梳理志愿服务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广泛宣传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孵化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精心打造优秀志愿服务品牌

5.推进文化表达体系创建工程。以《tyc1286太阳成集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手册》为基准,进一步规范学校文化标识,融入学校文化历史景观,开发和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形成系统的具有鲜明师大特色的文化表达体系。

6.推进校园环境文化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清新自然风格、充满人文精神的绿化场地,推进校园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校史馆的内涵提升,加快体育文化设施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7.推进文化传播能力强化工程。以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基础,打造“融媒体+育人”平台,建设有影响力的媒体集群,形成传播优势,构建文化传播系统工程。探索具有师大特色、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文化,讲好新时代的师大故事。

8.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打造一批传承基地,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非遗”文化保护品牌,扩大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力。

第十一章 开创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国际交流合作是提升办学国际影响力的必要途径。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主动布局、积极融入,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拓展合作办学空间,提高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第一节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基础、师生为主角的国际化体制机制,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有序的国际化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中俄文化艺术高校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拓展与相关高校交流合作领域,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交流合作。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实施合作办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深化“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中国教学基地”建设。推动现有合作办学项目内涵提升,新增若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项目和本项目,获批非独立法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积极参与中法、中俄、中巴、中泰等人文交流活动,着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持续扩大访问学者和学生交流规模,深入推进中外师生友好往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开拓创新,切实办好孔子学院(课堂),加大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选派力度,争创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通过举办国际学生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讲好中国故事、河南故事、师大故事,提升中原文化、师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节  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将国际化培养环节纳入人才培养尤其是博士生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和双导师制等实质性合作,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探索学科和课程国际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科借鉴境外高水平大学理工类专业课程、教材,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利用外部资源、加大内部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为各级各类学生创造更多出国(境)留学和交流机会。鼓励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爱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可参与国际竞争的青年人才。依托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文教育奖学金、“留学河南”河南省国际学生奖学金、汉语桥团组交流、国外本土中文教师培训和研修等项目,改进选拔办法和资助方式,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招收、培养、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培养质量与培养标准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留学师大”来华留学国际品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造福世界的优秀人才。

第三节  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专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各类高层次平台,吸引世界顶尖学者和高层次国外专家来校开展合作,延揽一批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选派中青年教师和管理服务骨干赴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和学习交流,赴孔子学院(课堂)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善于国际合作的优秀教师和管理服务骨干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期刊等机构任职,增强学术话语权,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第四节  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组织参与国际或区域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大数据、新能源和先进材料等领域,与科技发达国家高校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鼓励学科参与引智计划,邀请世界顶尖科学家来校讲学,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以“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研究为重要内容,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产出一批国际化研究成果,为政府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咨询。支持学院(学部)举办或参与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鼓励教师追踪科学研究前沿,强化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

专栏8国际交流与合作

1.实施1+1+N”合作伙伴倍增计划以学科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每个学院至少有1个海外合作伙伴,开展多个实质性高水平合作项目。

2.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突破计划。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和战略重点,结合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实际和专业学科优势,明确办学方向和重大举措,尽早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历史性突破。

3.实施国际人文交流活动拓展计划利用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务实合作、教师学生友好往来和孔子学院项目等途径,整合凝聚各类资源,深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

4.实施“留学海外”加速计划。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导向,不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过公派留学、学生互换、海外实习、参加国际会议、国际比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赴境外学习交流机会,鼓励学生“走出去”,开阔国际视野。

5.实施国际合作平台体系构建计划。持续推进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申报和建设国家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体系。

6.实施国际中文教育提升计划。优化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加强孔子学院(课堂)建设,拓展办学功能,利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巴基斯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申报与专题调研,服务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十二章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以贯彻落实学校章程为统领,健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构建开放办学格局

深入贯彻《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和我省有关“放管服”改革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和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编制及岗位管理、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自主权,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成立校务委员会,探索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学校发展,推动学校更好服务社会。完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基金会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办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参与京豫、沪豫教育合作,深入推进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

第二节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学校改革发展。以贯彻落实学校章程为统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和维护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规范和保障各类委员会的咨询、决策功能,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及民主党派等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废改立”为主要手段,持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持续健全学校事业运行的基本制度、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以服务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权利义务,努力做到发展责任和发展任务全覆盖、无死角。

第三节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建立健全发展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单位的战略目标、年度任务和专项工作要求,加大对管理服务岗位工作作风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的督查评价,健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按劳分配的奖惩机制。按照“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核心部门共同落实、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全局性工作和专项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切实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以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质量为核心,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推进“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深化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健全以“目标—贡献—绩效”为核心、基于发展成效综合评价的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学校对核心资源配置的统筹能力。

第四节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治理体系。打深度融合的多元化校园网络空间,构建面向应用的共享数据中心,通过可视化的运维体系和基于混合云的安全体系,以云化、移动化的形式向师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网络资源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完成校园一卡通系统升级和扩容,建设一体化学习和教学过程管理平台,打造一体化数字档案馆和可视化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提升高性能计算中心算力和服务水平,建立智能的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整合校园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各类数据共享,切实做好校园安防监测、信息安全监测、重点楼宇监测、设备资产监测和舆情监测等。

第五节 深化重点改革事项

在推进全面改革上下功夫,在深化重点改革上做文章,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各类改革举措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有序联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学校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推动学校管理部门大部制改革和做大做强二级学院为重点,优化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推动重心下移,夯实治理基础,努力实现“学院办大学”。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统筹设计和修订完善各项事业评价体系,强化对学校事业和学校声誉的贡献度,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强化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专栏9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实施“13710”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抓落实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抓落实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推动学校决策部署高质高效、从优从快贯彻落实。

2.实施管理服务效能提升计划。切实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坚持以工作作风、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为核心,高位谋划和深入推进效能建设,用高质量的管理服务效能保障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水平。

3.实施教学管理平台提升计划。以师生为中心,优化涵盖培养方案、教学运行、教学研究、学籍异动、个性化培养等业务的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审批,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推进大部制改革。按照“大部门、大职能、大服务”的范式,着力推进大部制改革,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责任担当,理顺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

5.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厘清学校与二级学院的各方面关系,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二级学院人才引进、人事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权责清单,以协议授权形式将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第十三章强化以师生员工为本的后勤民生保障

师生员工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依靠力量。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定贯彻师生员工为本的理念,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和民生改善工作,为教职工个人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创造条件。

第一节 贯彻师生为本理念

关心和支持师生成长,维护和发展师生利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充满温度和情怀的大学,让师生更贴心的大学。着力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服务体系,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强化管理服务责任,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和工作质量。推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一站式服务机制,根据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新教师报到、教学科研等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网上办事系统,为师生员工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构建点线面紧密结合的校友工作网络,实现校友服务全覆盖,切实做到团结校友、凝聚校友、分享信息、助力发展,让校友时时感受到母校的关怀和帮助。

第二节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积极争取新乡市委市政府支持,加快推进学校平原科教城科技创新港的论证立项、规划设计和基本建设,扎实做好平原湖校区置换工作,着力构建定位精准、功能集约、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布局。完成平原湖校区在建学生公寓项目建设,推进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全面升级改造,统筹安排学校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用房、各学院科研用房和学生实验用房,逐步改善学生宿舍条件,提高生均宿舍面积。以学校发展历史及人文气息为素材,建设以“牧野文化”和“历史名人”为主题的景观带、以“师大杰人”和“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校友纪念林。完善景观道路、公共绿地、体育场等公共场地亮化工程,维护好卫河东岸师大段景观带,努力建设美丽校园。

第三节 强化民生改善工作

着力完善促进学校发展、教职工提升和学生成才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标准的贯彻落实机制、考核监督机制、激励惩治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化和规程化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践行“大安全”工作理念,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提高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平安校园。完善教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确保教职工收入增长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与工作绩效提升同步,保障离退休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探索实施离退休职工二级管理制度,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完善学生奖助学金资助管理制度,实现精准资助,坚持资助育人,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加大对师生员工医疗医保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大病救助机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改革,为师生员工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子女入学、住房调配、物业服务等方面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协调和服务,让心怀梦想的教职工更有激情勇攀高峰,让勇于担当的教职工更有精力奋发作为。

专栏10后勤保障和民生改善

1.推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网上办事系统相结合,宜网则网,宜平台则平台,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让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享受优质服务。

2.开展文化景观带和校友纪念林建设。加强统筹设计,将驻地文化和大学文化相结合,纪念石与纪念树相结合,着力开展文化景观带和校友纪念林建设,为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构筑美丽校园和精神家园。

3.实施附小幼儿园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多方筹措资金,梯次推进附小幼儿园再建工程,着力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探索附小幼儿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过硬、素质全面的小幼教师队伍。

4.推进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可视化建设。通过物联网、机器视觉、地理信息服务、楼宇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实现校园基础数据的全采集,形成与物理校园1:1的三维校园,针对水、电和暖气等管网的“跑、冒、滴、漏”进行预警和控制,进一步完善可视化的智慧校园监控平台。

5.推进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以集约高效、低碳环保、绿色美丽为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师生员工生态意识,着力调整校园建设规划,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做好校园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建设绿色生态校园。

第三篇  全面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实现“十四五”事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必须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规划实施资源保障,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推动规划实施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力。

第十四章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规划编制实施和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第一节  强化党的领导机制

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巩固深化各类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学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对统战和群团工作的领导,持续拓展“大统战”“大思政”“大学工”工作格局,大力推进党团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形成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类非法传教、渗透活动。

第二节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切实做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将学习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列为党委中心组的重要任务,列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环节,列为师生员工成长提升的基本要求,推动全校上下深入领会其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全面提升师生员工贯彻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在编制事业发展规划上,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上,体现在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上,体现在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推动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教职员工耳熟能详的工作指导、自觉运用的日常规范、坚定不移的实践行动。


第三节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实施党建“六个一”工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力度,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两化一创”强基引领行动,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线导向,推进能上能下,做好优选、精育、严管、善用“四篇文章”,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四节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师大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把思想引领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利用报刊、校园网、电视、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通过论坛、讲座、报告会、文体活动等形式,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帮助师生认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努力构建人心思正、人心思和、人心思齐的良好局面。

第五节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点抓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和领域,开展清权确权,梳理工作流程,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不断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持之以恒抓好党的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薄弱环节,持续整治“四风”。突出政治监督,扎实开展巡察工作,强化巡察成果运用,促进巡察工作走深走实。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精准运作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常态化制度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引导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追求“高线”,营造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专栏11党的建设

1.实施“党旗领航”工程。以深入推进“高擎党旗 砺志增辉”活动为主要抓手,发挥党建在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广大师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2.实施“培根铸魂”工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建设和方法创新,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双提”计划,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果。办好“未来学院”,培养具有坚定信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实施“强基固本”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两化一创”强基引领行动计划,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规范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实践互联网+党建模式,推动实现党建工作网络化、智能化、高效化。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打造一大批品牌项目。

4.实施“培元增能”工程。突出政治素质和能力实绩考察,科学规范地选拔任用处、科级干部。实施领导干部“学理论、提能力、强素质”计划,建立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业务培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五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模式。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从严从实抓好干部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完善干部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5.实施“同心筑梦”工程。建立健全“校—院—班”三级统战工作体系,扎实做好宗教“双防”工作,厚植共同理想根基,打造“连心桥”“团结树”等系列统战特色品牌,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

6.实施“正本清源”工程。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深化以案促改,加强廉政教育,完善监督制度,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十五章 强化资源统筹和资源保障

充分认识资源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现实性约束状况,强化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开拓意识,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增强汲取、转化资源的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一节  持续增加财政收入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力争新联学院转设后新增本科生生均拨款全额到位,师范生生均拨款达到普通本科专业的1.5倍。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力争学校各方面办学实力和社会评价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三位,获取更多数量的竞争性财政拨款。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港筹备和建设,按要求开展学校债务化解工作,力争取得省委省政府的专项支持和奖励。统筹各方资源,着力筹划政策性和特色化重大项目,积极申报和全力创建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和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力争获得更多国家财政专项支持。获取更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各类奖励,进一步提高学校收入水平。

第二节  全面拓展收入渠道

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获取更多横向科研经费和技术转让收入。健全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体、兼顾自学考试和培训教育的继续教育体系,深化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远程教育模式,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取更多服务性收入。健全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机制,发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投资、经营、管理、监督职能,获取更多经营性收入。积极统筹社会和校友资源,建立健全校、院二级筹款机制,围绕学校重点工作策划捐赠项目,引导捐赠资金对财政资金形成有益补充,获得更多公益支持。

第三节  着力提高资源效率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落实总会计师制度,提高财务治理能力和水平。落实中央“过紧日子”要求,加大办学经费统筹力度,整合优化经费使用方向,推动办学经费使用重心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转移。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财政规划和校内预算编制工作,做好备选项目库遴选工作,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硬化责任约束,激发绩效管理的内生动力。全面落实国有资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建立覆盖全部国有资产管理内容和管理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按照节约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依规做好资产配置,切实增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加快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和平台建设,鼓励大型仪器设备跨院部开放共享,完善校内资源使用成本核算、资源有偿使用与合理分担机制,深化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第十六章  推动规划的贯彻和落实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分解和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责任明确到人,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和二级单位“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人员担任组员,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学院强力推进的规划贯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机制,统筹解决规划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多部门着力、各方面配合、全方位推动的工作局面。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助推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第二节  明确责任分工

突出学校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强化专项规划、学院规划、部门落实方案的支撑作用,统筹不同规划之间的衔接联动。制定印发学校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将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单位要编制阶段性实施方案,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人,将主要目标任务纳入到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定责任、定要求、定进度,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规划规定的约束性指标、专栏明确的工程计划等,相关单位要认真研究落实方案,细化落实举措,明确落实要求,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节  强化监测评估

与编写年度发展报告相结合,着力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运用,分任务、分阶段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实施策略,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分类指导,保护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单位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不断探索实施规划的有效机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结果运用,督促和引导各单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规划落实。

第四节  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规划纲要的宣传解读,以蓝图凝聚共识,汇集民智,激发师生员工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统战、群团和校友工作等部门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广大校友和师生员工,多形式多途径参与学校事业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报道规划实施进程中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及时回应关切,把抓落实作为规划实施的根本要求,形成全校上下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把太阳成集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中共tyc1286太阳成集团委员会办公室        202261日印发

1





 
 
版权所有:tyc1286太阳成集团党政办公室
电话:0373-3325872 传真:0373-332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