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综合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彰显办学特色,力争在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在关键指标上有新增长,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中迈出新步伐。
重点工作:
——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筹备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学校事业发展蓝图。
——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师范专业认证,做好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和论证工作,提高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取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材料科学进入ESI前1%。
——做好新增博士点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博士生招生指标,做好下一轮博士点申报培育工作。
——加强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建设和新增项目申报工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实现师生全覆盖,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宣讲团”基层巡演宣讲暨网上展播活动。举办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抓好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研究和理论阐释。
2.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意识形态(网络)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引导与管理,管好方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3.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筹备召开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刻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谋划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专项评估申报和迎评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领导干部考核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工作。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力争结对帮扶村按期脱贫。全力办好第三十次全国部分高师院校党建工作研讨会。
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双提”计划不断引向深入。通过抓具体、抓细节,抓落实、抓创新,抓质量、抓效果,打造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辅导员、团干部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宣传培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年活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加强大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防意识。
5.加强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建设五期工程。完成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确认工作。完成《师大故事》第一卷的出版发行工作。创建诗经植物园和《诗经•卫风》文华苑。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做好河南省志愿者培训基地和新乡志愿服务学院建设工作。积极配合新乡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加强网络与新媒体建设和管理,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6.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向下传导。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推动学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制度体系的落实。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党风廉洁教育大宣教格局,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深化纪律教育和以案促改,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深化“三转”,健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专项监督制度,完善监督制度体系。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抓好作风建设。按照中央纪委关于自身建设“五个确保”和省纪委关于打造党内“纪律部队”要求,建设一支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纪检监察队伍。
二、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7.推进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制定完成《tyc1286太阳成集团综合改革方案》,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8.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及各项分解任务,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强化学校规划的导向作用,确保“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开展绩效量化评价工作,对各教学科研单位的资源配置、绩效产出、相对效益等进行综合评判,为学校调整与配置办学资源提供依据。
9.推进省部共建工作。充分利用省部共建平台,积极争取河南省、教育部对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给予更大力度的经费和政策支持,提高研究生推免比例。做好全国省部共建师范大学协作联盟2018年年会筹备工作。落实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外部资源。
三、巩固教学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建设。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抓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流师范专业,全面保障和提升太阳成集团师范生培养质量。做好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和论证工作,力争取得教学成果国家奖项的新突破。整合校内资源,不断拓展教师培训类型和范围,优化“国培”“省培”效果,打造知名教师培训品牌。
11.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教学管理机制,适度下放教学经费管理权,激发和释放学院办学活力。加大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鼓励开展集体备课,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建设“爱课程”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促进在线教育与传统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强化实践育人。充分发挥语委、体委、艺委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全面总结办学经验,认真查找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学术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加强教学案例开发和案例库建设,打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品牌。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14.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力争实现招生区域大陆地区全覆盖、普通类专业在河南省内全一本招生,建立招生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推进按大类招生,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在重点地区和中学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科与学位点建设水平
15.推进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分析研究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中期考核专家反馈意见,完善学科发展规划,围绕学科建设目标任务,抓好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过程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效益,培育更多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奠定基础。
16.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开展校级优势特色培育学科中期考核工作,加强第九批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分析影响ESI学科排名的核心要素,研究制定激励办法,引导研究力量和高水平成果向ESI前1%学科和潜力学科集中,争取化学、工程学在ESI前1%排名不断提升、材料科学进入ESI前1%。
17.加强学位点建设。根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复评工作。扎实做好新增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制定学位点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导师遴选、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办法,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新增学位授权点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做好下一轮拟新增学位授权点的遴选和培育工作。召开全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五、强化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8.推进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式,强化和规范项目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引导与激励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大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
19.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前瞻性、原创性、跨学科研究,支持中青年教师、博士生等面向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项目组织与论证、团队培育与申报工作,在确保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争取在国家重大、重点及国家杰青、优青等科研和人才项目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励,争取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保持专利申报数和授权数平稳增长。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努力产出一批有较大学术影响的高水平论文。办好学报,保持名刊地位,更好服务本校中心工作。
20.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现有省部共建科研平台培育力度,通过牵头组建或联合申报形式,尽快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积极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组建新的研发平台。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培育新的人才和团队增长点,为申报更多国家及省级团队项目创造条件。
21.做好与新乡市合作平台、合作项目的对接工作。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及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推动大健康中心共享平台开发和6个分中心建设,争取打造1-2 个新型智库,不断增强学校服务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根基
22.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短板”“第一要务”的理念,坚持“厚待重用现有人才,精准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培养未来人才”工作思路,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一号工程”来抓。全面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强化引领、强化投入、强化协同;全速推进师资人才引育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培领军人才、积极培育青年英才、重点打造创新团队、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全力统筹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教辅人员队伍建设;全心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强化分类管理导向,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着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23.加强人才工作整体性谋划和前瞻性研究。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人才工作大调研,召开人才队伍建设务虚会,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引领人才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突出“引育用”三措并举,构建“塔顶拔尖”“塔身壮实”“塔基稳固”的“金字塔”型人才队伍体系。探索破解人才的效能、数量和质量这三个重大问题,在发挥人才绩效上做文章,在机制平台上求突破,在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上下功夫,着力激活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
24.着力打造一流的校园人才生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要求,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构建党委领导下的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高度协同、学院压力传导、层层落实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强化以德为先的人才标准,坚持把“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作为认识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造就人才的基本标准,构成学校人才观的基本内涵。打造协调发展的四支队伍,建好各具特色的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和实验技术、工勤保障队伍,通盘考虑、协同发展,确保各类人才“干事有平台、晋升有通道、发展有空间”。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善待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人才典型宣传,同时加强对普通师生员工的关心关爱。
七、拓展合作办学空间,提升国际化办学质量和水平
25.做好“111计划”引智基地建设工作。出台《tyc1286太阳成集团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办法》,扎实推进“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引智基地的建设工作,为一流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做好物理学科群和生物学科群创新引智基地申报培育工作,力争实现新突破。
26.提高对外合作办学层次与规模。认真做好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首批招生准备工作,申报与意大利切塞纳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体育教育两个本科教育项目,不断拓宽合作专业领域,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积极培育外籍院士工作站,筹建国际足球教育学院,办好中法联合学院教学基地,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27.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认真落实河南省教育厅《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合作办学、人才引进、科技文化交流、招收留学生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强出国留学工作,支持在校师生积极申请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不断扩大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人员规模。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八、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综合保障能力
28.扎实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完成综合教学楼验收工作,稳步推进综合实验楼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善相关手续,尽早开工建设东区4幢学生公寓。稳步推进锅炉房改造项目,启动卫河东岸师大段景观带建设。论证建设新联学院职工公寓项目,不断改善新联学院办学条件。
29.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提升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调查研究,强化细节管理,不断提高校园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校西区高压供电扩容及两校区双电源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博士房产证办理,做好综合教学楼接收及水电暖、消防、桌椅、窗帘等配套设施安装建设工作。加快标准化食堂建设,对西校区燃气管道和学府餐厅、东校区东苑餐厅三楼清真餐厅进行改造。持续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实施“美丽校园建设计划”,开展校园清洁行动。
30.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完成“智慧校园”支撑平台建设,布设东校区办公区无线网络。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开通学生线上缴费平台,升级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安装综合教学楼现代化教学设施,更新部分多媒体设备。继续做好图书馆、档案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工作,全面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31.加强国有资产和财务管理。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开展审计整改专项工作,加强内控建设,规范招标采购程序,强化审计监督,防范廉政风险。积极推进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工作,加强学校房屋租赁合同化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九、全力保障民生,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2.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平安校园建设责任,全面构建校园安全防护网。深入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落实隐患整改。建设东西区大门车牌智能自动识别系统,规范外来车辆出入管理。及时防范和处置不稳定因素,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提升安全保障度和师生满意度。
33.持续改善教职工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使教职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改革,为教职工提供更高质量医疗服务。支持附中、附小、幼儿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解决好教职工子女教育问题。关心离退休职工生活,切实发挥离退休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4.做好学生就业创业、资助帮扶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青春”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数学建模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全力打造立体化就业平台,建立就业信息精准推送机制,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深化精准资助与资助育人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更多勤工助学机会、拓展更多社会资助渠道。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帮扶工作。
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5.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工作和党外后备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选拔、培养、推荐工作。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学校工作中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支持和指导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做好侨联、少数民族和宗教工作。迎接全省高校统战工作考核,进一步推动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36.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切实推进学校教代会和二级教代会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二级教代会建设和教工之家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37.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四维工作布局,扎实推进共青团改革,切实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8.加强对校友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校友就是财富、校友就是资源”的意识,不断加强校友会组织机构建设,构建“校、院、地、生”四位一体校友工作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友活动,推进教育基金会注册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汇聚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