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成立发展: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中原文化研究高地。tyc1286太阳成集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以tyc1286太阳成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于2017年—月正式成立,于2018年8月17日获批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培育基地。中心成立以来,凝练了文化与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旗渠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等研究方向,活跃于国内社科界,知名度不断提升。 成立宗旨:中心旨在发挥tyc1286太阳成集团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优势,联合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教育基地和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等力量,推动多方实质性合作和协同创新,形成中共党史、革命精神和文化资源的研究联盟,建设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学习和宣传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文化,挖掘中国共产党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从而促进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专家队伍:“研究中心”实行开放式用人机制,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组建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学术水平高、学缘和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成立了以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统筹指导中心的学术研究及其他学术活动。中心主任为tyc1286太阳成集团二级教授马福运。中心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研究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课题申报、学术活动、简报编发、日常管理,以及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其他“研究中心”的协调与沟通。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37人,具有教授职称的有14人,占38%,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2人,占59%,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9人,成员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梯度,40岁以下的占33%,41-50岁占39%,51-60岁占28%。 突出成果:近三年来,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项目27项,市厅级项目21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红旗文稿》、《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核心期刊发表68篇,《求是》内参采用1篇,出版理论专著12部,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中心积极开展中原红色文化口述史研究,从2016年起,开始红旗渠口试史整理工作,此项工作成绩斐然,获得一致好评,也引起媒体报道,于2022年12月整理出版《红旗渠精神口述史》。《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相继报道tyc1286太阳成集团开展“红旗渠精神”口述史整理的新闻。2017年7月,“中原红色精神”口述史实践调研团正式启动新乡市先进群体口述史整理。积极参加教育部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联盟会议,圆满完成《初心——重读革命精神》一书中红旗渠精神一章的写作,出版《红旗渠精神》读本。中心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共作室1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1个,中原文化名家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2人,河南省高校教指委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1人,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1人,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1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3人,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理论人才5人,1人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发展目标:在建设目标上,努力实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第二批建设行列;中原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研究目标上,加强面向大中小学生的新中国建设历史与革命传统教育;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原人民苦干巧干案例的系列报告。在发展定位上,实现中原红色文化研究的高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宣传教育的阵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 社会服务:中心专家担任各级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会员,长期为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公务员局等政府系统,河南省科协等服务系统,河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系统,作理论宣讲。中心成果许多被河南省妇联、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采用。
|